抗大遷至漿水

來源: 時間:2020-07-17【字號: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的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大學,于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創建。1937年初,“紅大”隨黨中央機關遷到延安,更名為抗大,毛澤東任學校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羅瑞卿任副校長。

  為了貫徹教育與戰爭相結合的原則,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關于抗大陜公等學校遷移晉東南的決定》 。7月10日,抗大總校以“八路軍第五縱隊”番號,在司令員兼政委羅瑞卿率領下,告別延安,向敵后根據地挺進。五千抗大師生渡黃河,涉汾水,翻呂梁,越太行,經陜西、山西、河北3省的25個縣,行程1250公里,輾轉一年多,擺脫了日軍的圍追堵截,終于在1940年11月到達邢臺縣漿水鎮,對外公開稱為“青年抗日聯合縱隊”。

  漿水位于太行山腹地,東臨冀南平原,西與山西毗鄰,古稱夷儀,周朝時曾為邢國都邑,素有“依山憑險,形勝之國”之稱。這里四面環山,山高林密,山勢險要,能攻能守,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這里靠近十八集團軍總部和北方局駐地,又是一二九師開辟最早的太行根據地之一,群眾基礎好,環境比較安定。

  抗大到漿水后,校部駐前南峪,政治部駐漿水,供給處駐河東村,衛生處駐安莊,醫院駐桃村坪。學員隊分散在附近幾十個村莊駐防。學校由副校長滕代遠、教育長何長工、政治部主任張際春主持日常工作。

彩88app-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