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相--王本固

來源: 時間:2020-07-17【字號:

  王本固,字子民,邢臺縣人。他為人厚道,為官期間政治廉潔、重于民事,史稱“本固歷事三朝,偉節豐功,昭人耳目”。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王本固中進士,授樂安縣令。以前這個縣苛政如虎,又因近海,自然災害較多,廣大百姓苦不堪言。本固到任后罷免貪官,懲辦豪紳,革除暴政。他還采取措施,獎勵農桑,提倡捕撈,興辦學校,不數載百廢俱興,“美贊遍于遐邇”。嘉靖皇帝知道了本固的政績,拜他為監察御史,調任陜西操辦軍務。之后又步步高升,歷任南京右僉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最后官至吏部尚書。萬歷年,邢臺遇大水,府城順德附近,成了一片澤國。身居宰相的王本固知道后,當即上書神宗皇帝,建議調集民眾火速治理。皇帝誤把王本固奏折中的“黃水”二字看成“黃河”,即刻責成工部、戶部籌集費用,組織人員治水。于是,邢臺城西,西起谷家洼(大石頭村西北八里),東接牛尾河的一段人工河道----“小黃河”迅速挖成。

  這項工程竣工后,王本固受到工部的彈劾,說他治水沒到黃河,而是在自己家鄉邢臺。本固若道破皇上看錯奏折,就要觸怒圣上,犯大不敬之罪。于是他順水推舟,說邢臺那條河是小黃河。王本固德高望重,歷事嘉靖、隆慶、萬歷三朝,世有“德高不驕,位高不尊,功高不傲,矢心報國”之美譽,因此神宗皇帝也就對他免于追究。從此,邢臺“小黃河”的名稱也就流傳下來了。現在它仍是市區排澇的主要渠道,并已裝扮為城市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彩88app-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