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遺址
簡 介

來源: 時間:2020-07-07【字號:

  邢窯遺址位于河北省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主要分布在京廣鐵路及 107國道以西氐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西雙井以南,內邱馮唐以北約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面積約300余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徑114o26′一114o32′,北緯37o15′一37o30′,海拔高度為 82-140米,1996年11月 20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內邱東起白家莊,西到西邱,北到瓷窯溝,南到馮唐,約1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窯址13處。采集、征集和經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標本萬余件,從瓷類上分為白瓷、青瓷、黑釉瓷、黃釉瓷,出土器物有碗、盤、杯、壺、缽、罐、盆、燈、盂、硯、佛龕、俑、爐、盞托等。

  邢窯是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據考證,邢窯始燒于北朝,衰于五代,終于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其技術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極燒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白瓷,在我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發現填補了我國陶瓷史的一頁空白,其胎質堅細、釉色潔白、光潤晶瑩、氣孔率低,影透性強,與現代高級細白瓷的胎質,釉色相比絕無遜色,這種現象在我國古代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中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規模,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初唐時期,白瓷的生產量增大,但仍兼燒黃釉瓷、青瓷。白瓷的質量優于隋代,器形與隋代類似,中唐時期是邢窯的極盛時期,精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瓷器的質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器物種類增多,制瓷工藝達到了純熟的地步,產量大大超過隋代細白瓷,以至進貢皇室,遠銷海外,細白瓷為邢窯的精品,其胎質堅實細膩、釉色純白光亮:"類銀、類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雜詠·茶甌詩》贊邢窯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難得唐人李肇在《國史補》里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在《新唐書》、《大典六典》、《茶經》、《樂府雜錄》、《長慶集》等文獻中均有邢窯的記載,尤其在內邱境內出土的"盈" 字款白瓷,為陜西大明宮出土的"盈" 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盈" 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窯口的出處。

  邢窯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首創匣缽燒法,為精美瓷器的燒制成功起到關鍵作用。邢窯開創的獨特制瓷工藝和先進的燒造技術,同樣是我國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邢窯唐三彩的發現成為我國第三處燒制唐三彩的窯址。用高嶺土燒制的高硬度白陶俑等隨葬專用品的大量生產是邢窯產品多樣性的又一特色,它為研究我國古代喪葬文化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新內容。

  邢窯的發現,解決了我國陶瓷研究界長期懸而未決的不解之謎,引起了有關專學和眾多學者的關注,多次到窯址考察,鑒賞邢瓷,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邢窯遺址進行專項考古研究發掘,1988年10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傅振倫到內邱考察邢窯。河北電視臺國際部把邢窯攝錄《中國陶瓷》系列片。國家文物局交流中心、山東文物局、廣州文物商店、上海博物館、陜西博物館及外國陶瓷專家,也專程到窯址考察邢窯。

  邢窯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是我們仍需辯行深入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直到今天,邢窯在我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科研價值。

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昨揭曉

內丘邢窯遺址榜上有名

  2012年4月份,內丘發現大規模邢窯遺址群落,將邢白瓷燒制歷史上溯到北朝時期。完整的窯爐遺址以及隨后在此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據內丘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介紹,2012年4月,內丘原縣城服務樓及周邊區域建筑被拆遷,計劃要建設高層建筑。建筑垃圾被清理完后,內丘縣文物保管所按照《文物法》有關規定在施工前進行考古勘探,發現了6座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并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帶“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標本。

  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會民帶隊的考古發掘隊隨后正式入住內丘,對邢窯遺址進行發掘工作。據悉,截至目前,已完成10米×10米探方12個,發現爐11座、灰坑140座、灰溝6條、井34眼、墓葬22座,出土瓷器和窯具殘片20萬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復原器物約超過2千件,器物種類有磚、瓦、陶器、素燒器、三彩器、瓷器、銅器、鐵器、骨器以及窯具等。

  另外比較重要的發現還有隋代廢棄灰坑中較多的鐵渣堆積,證明內丘城隋代冶鐵工業存在的史實;唐代一灰坑中堆積有較多的素燒殘片,為尋找三彩窯爐等提供了區域和思路;唐代廢棄水井中多層密檐紀年石塔明器的出土,對邢窯瓷器的時代判定也是很有幫助的資料。

  據考古資料表明,邢窯創燒于南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時已達到鼎盛階段,成為我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其精美的細白瓷作為貢品入主宮廷,還遠銷海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因在古代通常以燒制陶瓷的窯場所在地的州命名,內丘在唐代隸屬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窯”,簡稱“邢窯”。其與當時的越窯、鼎州窯、婺州窯、岳州窯、壽州窯、洪州窯并稱“七大名窯”。因其與當時的南方越窯青瓷并駕齊驅、平分秋色,被后人譽為“南青北白”。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表示,和歷次評選一樣,此次評選在堅持學術標準第一原則基礎上,體現遺產保護原則,所有當選項目都得到地方有關方面高度重視與保護。他介紹,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迄今共進行了23屆評選,當選項目已有約100項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些項目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或成為國家考古公園,在得到保護同時服務于社會大眾。(來源牛城晚報)

內丘通過“中國邢窯文化之鄉”專家組命名評審

  (石曉鵬 王立峰)近日,由中國民協、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河北省文聯等單位的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組一行,到內丘縣就“中國邢窯文化之鄉”“中國邢窯文化研究中心”命名工作進行考察評審。在實地考察后,專家組一致同意將內丘縣命名為“中國邢窯文化之鄉”、“中國邢窯文化研究中心”。

  專家組一行先后實地考察了內丘邢窯遺址、邢窯會館、邢窯燒制作坊、邢窯個人藏品和邢白瓷文化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情況,并聽取了內丘縣有關邢窯文化的發掘整理、保護和開發等情況匯報,對該縣在邢窯文化發掘利用和保護傳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建議。

  專家們在實地考察和座談時一致認為,“世界白瓷源中國,中國白瓷源內丘”。內丘的邢窯文化資源豐富,是中國陶瓷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內丘命名為“中國邢窯文化之鄉”、“中國邢窯文化研究中心”當之無愧。專家還建議,內丘縣今后在打造邢窯文化品牌的同時,要進一步激發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不斷探索研究、深入挖掘,將邢窯文化當做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資源,與旅游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邢窯文化真正成為內丘科學發展的平臺和載體。(2013年5月23日邢臺日報)

彩88app-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