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政務公開>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2月20日在邢臺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邢臺市人民政府代市長 董曉宇

來源: 時間:2016-02-29【字號: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邢臺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顧 

   “十二五”時期,面對復雜嚴峻形勢和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在中共邢臺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作為,克難攻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綜合實力不斷壯大,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到“十二五”末,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764.7億元、年均增長8.1%,人均生產總值24256元、年均增加1413元;全部財政收入176.5億元、年均增長5.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2.7億元,突破百億大關,年均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6.7億元、年均增長9.2%;固定資產投資1825.9億元、年均增長2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1.8億元、年均增長13.6%。項目建設持續加力。累計實施市級以上重點項目1072個,完成投資2130億元,比“十一五”時期增加845億元,晶澳太陽能、好孩子北方基地等210個重大產業項目竣工投產。累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2.5萬畝。園區建設實現突破。邢東新區獲省政府批準,增添了戰略發展平臺;省級開發區達到22家,實現縣縣全覆蓋;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園區達到16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邢臺機場完成立項,石武高鐵、邯(邢)黃鐵路通車,“邢臺號”高鐵始發運營,邢和鐵路動工,京港澳高速改擴建、邢衡高速、邢汾高速竣工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567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南水北調邢臺段建成通水,17個縣(市)水廠基本建成,西線引黃工程竣工;邢臺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 

  結構調整扎實推進,產業層次進一步提升。三次產業比重由15.7∶55.6∶28.7調整為15.6∶45.0∶39.4。農業持續增產增效。糧食連年豐收,2015年總產達到451.1萬噸,比2010年增加26.9萬噸;畜牧、蔬菜、果品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7%,提高9.3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7.2%,提高7.2個百分點;新增威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工業加快轉型升級。堅決化解過剩產能,累計壓減煉鐵232.5萬噸、煉鋼152萬噸、水泥703.3萬噸、玻璃6417.5萬重量箱,全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5.8%,高于省定目標6.8個百分點。傳統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累計774個技改項目列入省重點、完成投資1203億元。裝備制造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4.7%。特色產業集群升級加快,清河羊絨、臨西軸承等10個集群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沙河被認定為全國玻璃期貨基準價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成長,長征汽車、紅星汽車成功實施戰略重組,御捷車業發展成為全國小微電動車行業標桿企業,德動碳纖維電動車等項目進展加快,與北汽、中國動力等境內外大企業達成合作,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正在形成。現代服務業不斷發展。全市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2936.9億元、1759.2億元,比2010年分別增加1357.9億元、945.1億元,存貸比達到59.9%、提高8.3個百分點;交通銀行等4家銀行在我市設立分行;新增掛牌上市企業39家。2015年,旅游業總收入139.9億元,是2010年的3.4倍。天一城、北國商城等商貿綜合體建成開業,物流、電商、健康養老等新興業態發展迅猛,清河、平鄉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完成695.5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成為重要拉動力量。 

  城鄉統籌日益深入,功能設施進一步完善。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73%,提高6.8個百分點。中心城市品質提升。“一城五星”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并開始實施,建成了連接“五星”的綠色長廊和快速路。龍崗、高鐵片區啟動開發,七里河片區建成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水、路、電、氣、訊等功能日益完善,市區集中供熱率達到90.1%、提高8.7個百分點。市圖書館基本建成并對外開放,博物館開工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縣城鎮建設步伐加快。16個縣(市)編制完成新一輪城鄉總體規劃,威縣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南和建成國家園林縣城,新增省級園林縣城13個、衛生城6個,邢家灣等4個鎮被列為全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一批公園、特色街區等工程建成投用,新增垃圾處理場16座。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成效。建設省級重點村478個,公路、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重點改革深入推進。大力實施簡政放權,壓減市本級職權2557項、下放342項,推行“先照后證”、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改革,威縣作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點縣,創新成立審批局、市場監管局等做法全面推廣;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類市場主體達到33.2萬戶,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等改革不斷深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深入實施“三個一百”活動,組織開展系列專題招商活動,累計利用外資19.3億美元,卡博特炭黑、中航長征、超威電池等一批投資超10億元項目落戶我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實施合作項目156個,總投資1803.6億元,威縣與順義、沙河與房山、市開發區與通州合作共建園區,市政府與北控、金隅等大型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邢臺海關開關運行,外貿出口總額累計63.3億美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6倍。科技支撐作用日漸增強。推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百千萬人才引進工程,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到0.78%、比2010年提高0.17個百分點,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0.586項、翻了一番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2家,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院士工作站14家,引進海外人才100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6件。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向大氣污染宣戰。累計投入140多億元,全面開展污染源排查,深入實施節能、減煤、控車、抑塵等措施,深度治理企業1816家,關停企業1289家,藍鳥公司、變壓器公司等10余家企業搬離市區,全市拆除燃煤鍋爐1698臺、關停小煤礦70家,環市區小水泥、小石灰、小石子等企業全部取締,“氣化邢臺”、型煤配送、公交和出租車油改氣、淘汰黃標車等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積極探索科技治污、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治理機制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減。2015年,二級及以上天數140天,比2013年增加102天,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36.9%。有效改善水生態。對35座水庫實施除險加固,“四河還清”全面推進,對17條境內河流啟動全面治理,滏陽河等4條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要求,新增生活污水處理廠25個,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完成投資22.81億元,壓采地下水2.36億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4.1平方公里。大力開展造林綠化。新增造林合格面積78.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6.7%。開發建設生態經濟溝591條、123.8萬畝,山區綜合開發經驗在全省推廣。在淺山丘陵區大力推進百里優質核桃產業帶建設,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核桃節。扎根我市多年的林業專家李保國被授予“燕趙楷模”稱號,省委作出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決定。 

  依法治市步伐加快,民生事業進一步改善。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把遵守憲法和法律作為施政根本原則,建立政府常務會學法制度,依法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完善政府工作規則,清理政府文件3298件,壓縮審批時限75%;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清理處置違規公務用車491輛、超標辦公用房7343平方米,處理不作為、亂作為550余人;暢通民意渠道,實行公民列席政府常務會制度,自覺接受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5305件,按時辦結率100%、滿意率98%。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民生支出累計1104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8.6%,比“十一五”時期增加697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1895元和9152元,年均分別增長11%和13.1%。新增城鎮就業31.8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93萬人(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職工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社保、工資、津補貼水平持續提升。國開行棚改貸款到位28.5億元,累計開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7萬套,改造農村危房4.9萬戶。60.1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4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社會事業繁榮發展。新增幼兒園691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856所,新增國家級示范性中職學校3所,建成覆蓋主城區的基礎教育城域網。市眼科醫院冠名河北省眼科醫院,組建市兒童醫院,新建遷建市級醫院6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現全覆蓋,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改造任務全部完成。群眾文化生活豐富活躍,成功承辦省第8屆殘運會暨第4屆特奧會、省第17屆大運會等重大賽事。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平安邢臺”建設深入推進,榮獲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稱號,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援疆援藏、雙擁共建、統計審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防震減災、人防氣象、老齡婦幼、殘疾人、檔案、地方志等事業取得新成績。 

  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們堅持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討論,嚴守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著力優增量提質量、建平臺聚要素、治污染促轉型、攻難點保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向好的態勢。盡管壓產能、治污染影響生產總值增速約2.2個百分點,但全市經濟運行換檔不掉檔、調速不失速,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4%、9.7%。2015年各項工作的基本完成,標志著“十二五”規劃順利收官,為“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是邢臺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經濟持續平穩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五年,成就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邢臺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邢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駐邢各單位、各企業,向關心支持邢臺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十二五”經濟指標沒有達到預期,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政府債務負擔較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產業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大項目、好項目少,轉型升級任務緊迫而繁重;三是城鎮化水平低,城市建設欠賬較多,公共服務、社會事業、民生保障還有不小差距,縣域經濟發展不均衡,脫貧攻堅壓力大;四是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精準治霾、重化圍城還缺乏系統解決方案和根本路徑;五是關鍵領域改革還不到位,發展環境不優,吸引力、競爭力不強,體制機制還需進一步理順。這些問題,既有宏觀形勢、基礎條件、歷史積累的原因,更有精神狀態、思維理念、工作作風的因素,個別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思想保守、封閉僵化,服務意識不強,執行力不夠,不勤不廉、消極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我市加速崛起、攻堅突破、釋放各種比較優勢帶來廣闊空間;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將為我市建設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冀中南物流樞紐城市帶來重大機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政策的不斷落地,將為我市調存量、上增量,實現動能轉換帶來難得的政策和市場“窗口期”;邢臺文化底蘊深厚,交通樞紐地位凸顯,后發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特別是民風淳樸、人心思進,將為“十三五”高點起步、跨越趕超帶來無窮的內生動力。因此,我們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爭一流的使命感,主動有為、奮發作為,全面開啟“十三五”的新征程。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委八屆十二次全會、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堅守發展、生態和民生三條底線,突出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突破、跨越趕超的主基調,堅持穩中求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邢臺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設定為28項,其中約束性指標14.5項、預期性指標13.5項。總體目標是“一個全面建成、兩個翻番、三個高于、四個明顯提升”,即: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增長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左右,發展邁入中高端、質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邊基礎相近地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5%左右,環境治理大見成效、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大大高于以往、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50%以上、力爭退出全國空氣質量后10名;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實力、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重點抓好六個方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創新是邢臺發展的關鍵。以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開展產業、技術、產品創新行動,設立一批成果轉化基金,建設一批科技園區、技術交易市場,建立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到2020年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件以上,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000家以上。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新優勢。引進和培育并重,盡快形成有邢臺產業特色的領軍人才和高技能專業團隊,設立科技創新貢獻獎,重獎有突出貢獻的人才。營造統一規范的創新創業環境,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建成省級孵化器10家,爭創國家級孵化器。以供給創新擴大有效需求。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新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轉型,以供給創新釋放消費潛力。優化投資結構,對接國家“7+4”重大工程包,增加有效投資,項目規模、質量、效益大幅提升。科學配置用地規模、建設用地指標、金融、財政政策等資源,支持比較優勢明顯、成長性強、帶動作用突出的領域,形成又好又快發展的正拉動。以全面深化改革活躍全局。積極承擔國家、省改革試點任務,推廣威縣改革經驗,深化行政審批、財政金融、國有企業、農業農村等改革,釋放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活力,推動市場主體、民營經濟實現倍增。 

  (二)堅持轉型發展,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通過主動轉型,盡快形成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共同主導、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持高端起步、質量優先,推進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發展,支持中鋼邢機、晶龍、御捷、中航長征、多氟多紅星等企業做大做強,加快邢臺縣龍岡汽車及高端裝備、清河汽摩配件等園區建設,到2020年,先進裝備制造業作為第一支柱產業的地位更加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0%以上,努力建設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省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節能環保產業基地。調整優化傳統產業。有序化解過剩產能,鋼鐵、煤化工、玻璃、水泥等產業加快綠色化、差異化、高端化改造,食品、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等產業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實施規上工業、縣域經濟倍增工程,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000家以上,力爭建成1個以上千億元產業園區、4個以上500億元產業園區,新增5個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縣域特色產業集群,一半以上的縣(市、區)生產總值超百億元。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智慧物流、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旅游休閑、健康養老、服務外包等重點行業發展行動計劃,抓好市開發區綜合物流園區、清河電子商務創業園等重點園區,掛牌上市企業達到120家以上。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大峽谷、云夢山、岐山湖等旅游產業集群。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重點建設沿太行山健康旅游養生產業帶、市區健康養老中心等,建成8個大健康產業示范園區,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產業體系。到2020年,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5%。做強做優現代農業。以高端、高效、生態為方向,構建“一環、兩帶、三板塊、多園區”布局。穩定糧食生產,壯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導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臨西光明產業園等示范項目和61個山區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支持今麥郎、金沙河、富崗、綠嶺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培樹一批知名品牌,實現由傳統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的跨越。 

  (三)堅持協調發展,創造區域發展新優勢。加快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優化空間布局。積極推進區劃調整,做大做強中心城市。依托青銀、京廣-京港澳、邯黃-邢臨等主干道路建設產業發展帶和城鎮聚集軸,以京廣沿線轉型發展示范區、黑龍港流域特色經濟發展區、太行山生態經濟示范區為重點功能區,以寧晉、威縣、清河等12個縣城和一批特色小城鎮為節點,構建“一城、五星、三軸、三區、多節點”發展框架和網絡型空間格局。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提升“一城五星”統籌水平,推進交通、市政、水系、綠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中心城區,抓好邢東新區和龍崗、七里河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落實“多規合一”,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建設產城融合示范區;開展全國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活動,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富活力。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30萬以上。抓好縣城攻堅行動。持續實施擴容提質,加快農業人口轉移步伐。到2020年,沙河、寧晉、清河、威縣城區常住人口達到25萬以上,南宮、巨鹿、隆堯達到15萬以上,其他建成各具特色的縣城,積極穩妥推進撤縣設市工作,持續抓好三鎮融合,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的要求,堅持規劃引領、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實施改居、改廁、污水治理、村莊綠化等十二個專項行動,到2020年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強化基礎設施保障。邢臺機場和威縣、柏鄉通用機場建成投用。完成邢和鐵路建設,謀劃實施邢濟、石邢邯、邢衡等城際鐵路和中心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太行山高速建成通車,積極爭取寧常高速項目。發揮南水北調工程作用,謀劃實施八里廟水庫、青山水庫、寧晉泊大陸澤蓄滯洪區項目,加快引黃入冀補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等工程建設。優化骨干電網結構,完成邢臺特高壓變電站及過境線網建設。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實現光纖入戶進村。 

  (四)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堅持精準治霾、依法管控,實行重點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推行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加強鋼鐵、焦化、玻璃、水泥、電力等重點行業治理,開展“車油路”及揚塵綜合治理。加快“氣化邢臺”建設,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市縣建成區基本實現集中供熱。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善區域環境監測預警和信息共享機制。強化生態修復與建設。加強污水源頭治理,加快滏陽河、七里河、白馬河等重點河流生態修復。到2020年,地表水劣Ⅴ類水質斷面減少15%以上,力爭建成水生態文明城市。大力實施綠色邢臺建設攻堅,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努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促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加值翻一番,力爭50%以上省級園區實現循環化改造。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環境信息公開機制,強化環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聯動,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努力讓邢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 

  (五)堅持開放發展,搶抓跨越發展新機遇。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提升開放深度和廣度。打造邢東新區開放發展新平臺。按照“產城融合、改革為先、生態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和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會展、醫養、教育等城市服務業,著力打造轉型升級及產城融合示范區、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基地和新興業態孵化基地。到2020年,邢東新區生產總值、全部財政收入分別達到380億元、50億元以上,年均分別增長12%以上、15%左右。積極精準對接京津。加快編制協同發展“三區一基地”專項規劃,以省市級開發區為重點,高標準規劃建設集中承載地和特色微中心,與京津共建產業園區,形成新的技術鏈和產業鏈,積極承接科技、教育、衛生等功能轉移,借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開放型經濟大格局。創新招商方式,完善產業鏈、會展、姓氏宗親、商會組織等招商渠道和平臺,重點圍繞“4+2”主導產業,引進一批龍頭項目和配套項目。加強外貿出口基地建設,支持外貿出口百強企業發展,積極創新跨境電商等外貿方式。拓展與中亞、東南亞、中東地區合作,鼓勵鋼鐵、玻璃等優勢過剩產能走出去,實現由產品輸出向產業輸出的轉變。 

  (六)堅持共享發展,邁進安居樂業新生活。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大力實施“五個一批”行動計劃,把扶貧開發與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旅游、土地整理結合起來,積極實施產業就業、易地搬遷、政策兜底、醫療救助等八項脫貧行動。到2018年底,10個扶貧重點縣全部摘帽;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絕不落下一個貧困戶、一個貧困群眾。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著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行全民參保計劃。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發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全面推進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以上,標準化中小學比例達到80%,省級示范性高中達到28所,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達到18所,邢臺學院轉型為綜合性應用大學,邢臺醫專升為本科院校。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眼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深入開展“善行河北?德潤邢襄”道德主題實踐活動,積極發掘邢襄文化、郭守敬文化等資源,打造邢白瓷等文化產業集群,提升文化軟實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組織國家級高水平特色賽事,做大做強自行車運動品牌,打造綠色太行健身休閑產業帶。全面加強社會治理。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建立健全食品藥品長效監管機制。持續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推進生產安全標準化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十三五”規劃前景美好,“十三五”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堅信,經過全市人民五年的不懈奮斗,到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將達到2500億元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50億元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000元和14000元以上。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優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邢臺必將呈現在邢襄大地上! 

  三、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們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嚴峻挑戰,妥善處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防風險”的關系,主動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市場、政策窗口機遇,負責擔當、闖過關口,高點起步、強勢開局。全年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出口總值增長5%;單位GDP能耗下降3.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5%、2%、1%、2%,PM2.5平均濃度下降8%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8.5%。圍繞上述目標,突出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改革創新,加快轉換發展動能。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用新理念拓展新思路,用新思維打破體制機制制約,用新路徑解決發展難題。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釋放活力,大力實施簡政放權,突出抓好“放管服”,全面清理規范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事項,探索行政審批局和政務服務中心共建機制,探索實行“多證合一”;繼續抓好威縣綜合改革和4個省級經濟發達鎮改革試點,推廣成型經驗;實施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分類發展,優化配置國有資源,抓好國有企業改革試點;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推進農村信用社綜合改革;加快公共事業領域改革,理順政企、事企關系,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扎實做好供銷社、不動產統一登記、事業單位及農村等改革;完成公車改革。依法依規妥善處置國企改制、企業退市進園、棚戶區改造等遺留問題。更加注重鼓勵創新破解要素瓶頸,發揮投融資平臺和基金作用,打造邢東新區、農業、林業等一批投融資平臺,設立城市發展、產業引導、農業擔保等一批基金,完善市場化融資機制;推進順德集團和各縣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新增掛牌上市企業10家以上,推介PPP項目10個以上;加強政銀企保對接,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爭取用地指標,深入挖掘土地存量,嚴把用地關口,優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供地率。加強企業家、高端人才、職工隊伍建設,引進高層次人才200名以上。更加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培育優質增量,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更多領域,謀劃建設創新創業園,培育眾創空間5家以上,市場主體數量增長15%以上;引導社會資本投向“不出現重復建設,不增加過剩產能,不產生擠出效應”的領域,集中優勢資源支持技術水平、產業關聯度高的優質項目,努力實現更高效益、更高質量的增長。更加注重支持實體經濟增強競爭優勢,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推進“營改增”、結構性減稅、電價、氣價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人工、財務、物流等成本,鼓勵企業加強管理挖潛增效;大力實施企業幫扶,對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及時提供產品對接、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服務,推動企業復產、達產;完善企業培育機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引導企業創新制度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深化產學研合作,新增產業技術研究院2家、院士工作站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二)強力啟動邢東新區建設,加快提升開發區和項目建設水平。開發區是經濟建設和項目招商的主戰場,是協同發展和創新創業的大平臺。邢東新區,突出規劃引領,舉全市之力推進,確保“一年起好步,兩年出形象,三年成規模”。加快核心區控制性詳規編制,同步完善主路網、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和公建項目建設規劃與施工設計。總投資160億元以上,年度完成投資30億元左右,啟動高鐵綜合交通樞紐、中央生態公園、邢臺中學和市第一醫院東院區等重點工程,建設泉北大街東延、振興一路南延、心河路改造3條主干道,實施辛興鋪等棚改項目。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制定新區招商規劃和政策,大力引資引智引技,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平臺,全面對接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在“6?16”省經洽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上,推出邢東新區品牌。省市級開發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品質、上規模,建設10家以上特色園中園,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園區2家;加快市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步伐,積極推進潤恒農副產品物流園、華氏達生態總部經濟、朗科機器人等產業項目;進一步完善開發區考核辦法,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嚴格兌現獎懲,對省級開發區出現全省“后兩位”的要嚴肅追責,對市級開發區出現全市“后兩位”的堅決取消資格。 

  開展重大產業項目突破年活動,堅持月通報、季調度、半年觀摩和重大項目領導分包等制度,完善項目考評和動態調整機制。抓好29個省重點項目,安排市重點項目260個,年度投資400億元以上,確保100個項目開工、50個項目投產、50個前期項目取得實質進展。順應政策導向、市場方向,謀劃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項目,項目儲備保持在500項以上。提高項目招商實效,精準對接京津,突出差別競爭,繼續開展好“三個一百”活動,加快建設共建園區,加強與金隅、首農、北控、中廣核、國科控股、華北油田等大企業集團的合作,抓好34個重大項目建設和104個簽約項目落地,新引進京津項目20個以上。完善常態化招商機制,發揮好駐邢各單位、各企業作用,開展以商招商、合作招商,跟蹤全國、全球領軍企業發展方向,力爭引進超億元項目100個以上。 

  (三)著力推進調整重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把轉型升級作為提質增效、治理污染的結合點和突破點,加減乘除并舉,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積極去產能,穩妥推進企業兼并重整、債務重組,依法處置“僵尸企業”,實現市場出清,完成好省下達的鋼鐵、水泥、玻璃產能壓減任務。深入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年行動,抓好百項技改和“兩化”深度融合。爭取國家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專項資金,深化與大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推動鋼鐵產業高端化,努力建設特鋼和特鋼產品生產基地。推動化工產業精細化,旭陽、建滔等企業由生產商向生產服務商轉變,努力打造綠色能源化工園區。用好“一帶一路”政策,推進過剩產能向原材料產地和境外轉移。推動新興產業加速成長。抓好投資13.6億元的德田塔愛格半導體鍵合線、投資10.3億元的巨亞德伺服電機等項目,提升產品檔次,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先進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邁進。加快投資50億元的中國動力產業園、投資32億元的北汽隆威新能源汽車、投資22億元的御捷新能源汽車、投資10億元的紅星新能源汽車、投資6億元的多氟多鋰電池等項目建設,提高研發能力、配套能力和聚集水平,打造全產業鏈的新能源汽車基地;抓好中航長征中重卡、福玉特種車等汽車項目。加快投資10億元的晶澳太陽能100MW光伏電站、投資10億元的晶龍1GW太陽能電池等項目建設,進一步鞏固太陽能電池產能、轉換率全球領先地位。推進邢臺節能環保產業園、桑德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項目,建設2家“城市礦產”基地。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啟動建設智能化工廠2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1個。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提質。新引進1家以上域外金融機構,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微貸等金融產品。推進冀南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申報邢臺保稅物流中心(B型),開通邢臺內陸港冀新歐班列。做好跨境電商平臺省級首批試點工作,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會展經濟、服務外包等產業,爭創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打造“北方聲谷”。深入挖掘消費潛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落實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推廣新能源標準車2900輛以上。對外貿出口100強企業實施精準支持,新增外貿市場主體100家以上。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步伐,出臺產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投資50億元的石藥集團生物制藥產業園建設,推進內丘中醫藥養生文化產業基地和巨鹿金銀花、枸杞種植基地建設。籌建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大峽谷、紅石溝、周公山等項目建設,完善重點景區游步道、賓館、停車場、廁所等配套設施,提升景區通達和接待能力,做好央視旅游形象宣傳,旅游業總收入150億元以上。推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按照“穩糧、壓棉、擴蔬、強畜、增果”總體思路,加快調整農業結構,確保糧食總產450萬噸以上,畜牧、蔬菜、果品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8%以上。堅持“園區、龍頭、品牌、標準”四位一體,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完善提升4家、新增3家以上省級農業園區,力爭每個鄉鎮建設1家農業園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抓好寧晉玉鋒玉米深加工、巨鹿樂民食用菌等項目,每縣至少引進1個超億元項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高標準建設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邢臺園,擴大富崗蘋果、綠嶺核桃等品牌影響力;制修訂一批市級農業標準,并爭取國家、省和行業標準立項;農業產業化經營率提高1.5個百分點。 

  (四)圍繞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突出活力、宜居、特色,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進一步做優老城、做大新城、做強縣城、做美村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提高中心城市宜居度、帶動力。落實中心城區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規劃編修工程,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修及省“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編制市區供熱、污水處理等專項規劃;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期調整完善工作。實施功能完善工程,加快總投資7億元的召馬地表水廠、總投資4.5億元的污水處理二廠等項目建設;抓好邢臺熱電聯產、旭陽安能二期、德龍金昊等供熱項目,新建供熱主管網57公里,市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60萬平方米;水上運動公園主體完工,加快博物館建設,啟動中糠大廈、市公安局警務中心等公建項目。實施市區暢通工程,完成濱江路北段、育英街地道橋等改造建設和建設大街地道橋掃尾工程,打通紅星街東延、建設大街東延、新華路北延、平安路貫通等斷頭路,啟動實施金泉大街、長青路、學院路、文苑路、太行路北延、團結大街西延、永安路跨七里河大橋等工程,加快社會停車場建設,規范道路兩側停車。實施增水擴綠工程,加快道路游園綠化提升,新增綠化面積21萬平方米,推進污水管網及“四河”治理。實施精細管理工程,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推進云計算中心、環保云平臺等項目,市區大型商業設施、公交車覆蓋免費WiFi,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城市經濟,積極培育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增長點,加快萬達廣場、天一港、豐基?歡樂世界、順德新街等商貿綜合體建設。同時,加強“一城五星”統籌,完成邢石大道工程,謀劃實施新環城公路,推進供熱、燃氣、供電、環衛等基礎設施共享。增強城鎮承載力、吸引力。啟動縣城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實施總投資700億元以上的614項重點工程,力爭所有縣城實現集中供水和污水、垃圾達標處理,縣城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供熱率達到75%以上。抓好威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支持有條件的縣城爭創國家園林縣城、森林城市、環保城市,實現省級園林縣城全覆蓋。加快22個特色小鎮發展,繼續推進三鎮融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錢”三掛鉤機制,加快產城教融合發展,推進縣域經濟增比進位。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省級重點村393個,落實好十二個專項行動,抓好內丘扁鵲大道和沙河白塔、臨城西豎等省市重點片區,啟動15個中心村建設示范點,力爭每個縣(市)建成1個美麗小鎮。完善重大基礎設施。邢臺機場、威縣、柏鄉通用航空機場開工建設;抓好邢和鐵路建設,謀劃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太行山高速全面開工,邢左線、邢臨線等完成升級改造,東華路大修、107國道出市口改造和308國道、邢清線改建等開工建設,邢德線、隆昔線等改建項目加快前期;加快推進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500千伏邢西變電站;謀劃推進八里廟水庫、青山水庫等大型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南水北調地表水廠建設,縣縣用上長江水。 

  (五)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齊全面小康短板。認真貫徹中央、省扶貧會精神,深入實施精準脫貧攻堅年。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培育蔬菜、林果、養殖和手工業等脫貧產業,新增林果、設施蔬菜、中藥材4萬畝以上,家庭手工業專業村50個,每個貧困縣至少建設1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積極開展電商、旅游、生態、康養、光伏電站等新業態扶貧,發展旅游配套服務專業村4個、蔬菜+光伏發電項目專業村10個、電商扶貧專業村20個以上,電商服務站基本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提升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啟動貧困人口易地搬遷,打好脫貧攻堅“當頭炮”。加強就業服務,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從秋季學期開始,在市內公辦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收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對貧困人口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提高救助標準。抓好低保線、扶貧線“兩線合一”,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完善扶貧政策機制。市本級安排扶貧資金比上年增長140%,單列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000畝專項用于扶貧項目建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完善對口幫扶機制,提高定點扶貧成效。增加減貧成效考核權重,加強督查問責,倒排時間、強力推進、務求實效。年內實現14.43萬人穩定脫貧,內丘、臨西、任縣、南和脫貧摘帽。 

  (六)強化科學精準治污,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能源結構,完善減排措施,狠抓污染治理革命性工程。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大力實施“氣化邢臺”,力爭完成“一城五星”15萬戶煤改氣、煤改電工作,全市推廣潔凈型煤30萬噸,凈削減燃煤總量25萬噸。實施精準治霾,針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逐一制定治理方案,開展散煤、焦化行業、露天礦山、道路車輛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深入治理市區周邊小板材廠,關停取締33家土小企業及重污染企業,完成54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強化面源治理,狠抓揚塵治理和秸稈禁燒,推進施工揚塵實時監控,市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6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節能量交易和生態補償,推廣第三方治污,加快與德國能源署合作步伐,抓好常州循天公司與沙河玻璃行業合作的趨零排放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環境監測預警體系,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運用綜合措施降低污染危害。切實加強水生態治理。以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入推進“碧水工程”,開展飲用水源地安全防護專項行動,按質保量完成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節點任務,繼續實施人工補水,萬元GDP耗水量降低5.6%。強力推進水污染整治7大工程,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污水集中處理廠實現工業園區全覆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5%;主要河流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要求。按照資源化、市場化、法制化、生態化原則,統籌推進河道綜合整治。大力開展生態綠化。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和太行山綠化三年攻堅行動,抓好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完成造林綠化34萬畝;深化山區綜合開發,啟動建設山區生態經濟示范區24個。實施分類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按照保基本、兜底線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務數量和質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全面加強社會保障。城鎮新增就業6.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對象補助水平。推動企業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開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87萬套以上,基本建成0.8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200戶。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理順管理體制,改善辦學條件,新增標準化中小學150所,北師大邢臺附中、北二外邢臺外國語學校開工建設,加快臨西等5縣(市)城域網建設并網步伐,推進職業教育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支持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和衛生應急救助,加快市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市三院門診樓主體完工,市五院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加強邢國墓地、天寧寺、唐祖陵、柏人城址等遺產和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及利用,做好方志資源挖掘和修志編鑒工作,推進紫金山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出新版河北梆子《呂玉蘭》等文藝精品。建成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爭辦中國邢臺綠色太行國際公路自行車大賽和全國特奧融合足球比賽。全面維護社會安定和諧。強化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油氣管網、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等專項整治,繼續實施小煤礦關閉整合,依法有序退出石膏礦,健全火災防范救援體系,新創建省級食品藥品安全縣(市、區)13個。強化風險防控,有效化解政府性債務、征地拆遷等領域的風險隱患,繼續加大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力度,妥善做好化解過剩產能涉及職工轉崗和再就業等工作,大力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警能力,深化“天網工程”建設、“創凈土”行動,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同時,推進援疆援藏、雙擁共建、統計審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法制檔案、防震減災、人防氣象、老齡婦幼、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四、狠抓工作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各級政府和全體公務員必須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以更高的效率、更嚴的標準、更實的措施履職盡責,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一)激情干事,以更加自覺的精神和境界抓落實。扎實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大力弘揚“愛國為民、艱苦創業、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玉蘭精神,把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作為常態,把實干實政的要求貫穿于思想和行動之中。以心無旁鶩的狀態推進工作,圍繞“十三五”目標和2016年重點任務,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好落實。以百折不撓的毅力攻克難關,對化解過剩產能、推動轉型升級、治理大氣污染、推進脫貧攻堅等硬任務,拿出有效辦法、有力行動,務求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事爭一流的精神奮發進取,對標先進,找準差距,自加壓力,主動對接國家部委、省直部門,積極向上爭政策、爭資金、爭項目、爭試點,努力形成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濃厚氛圍。 

  (二)精準發力,以更加過硬的能力和水平抓落實。把解放思想擺在首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踐行“八破八立”,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推動發展上見實效。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企業所需,針對經濟下行、產業轉型等帶來的困難,制定針對性措施,務求接地氣、實打實,不搞表面文章、形式主義。跟蹤政策形勢,深入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和導向,積極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搶搭重大新政、重大戰略、重大商機的快車,在全局中定位、大局中爭先,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實效性。創新方式方法,積極運用改革的思維,打通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在轉換動能、降低成本、補齊短板等重點領域精準突破。 

  (三)優化環境,以更加高效的標準和服務抓落實。把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作為基本準則,少開會、開短會,開解決問題的會,凡是定下的事情,上下一心、一鼓作氣,真辦、快辦、辦成,不讓市場主體和群眾的事在自己手中延誤,以政府工作的高效釋放發展活力。改進服務方式,精簡審批前置條件,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完善一窗受理、并聯審批、網上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行全程代辦、跟蹤服務,圍繞企業和項目所需,加強路、電、水、氣、訊等保障,以優質服務降低發展成本。推行政府部門職責信息公開承諾,建立完善企業投訴中心和市長熱線,開展作風公開評議,嚴查涉企違規收費評比檢查以及“吃拿卡要”等現象,切實尊重和維護企業、群眾合法權益,以良好市場環境增強發展競爭力。 

  (四)從嚴治政,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機制抓落實。推行目標管理,重點工作逐項制訂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將任務和責任細化到部門、崗位、人頭,明確標準要求、時間節點,做到事事有人干、處處有人管、人人有專責。嚴格督導考核,強化進度公開、結果獎懲,完善情況通報、工作排隊、責任倒查等機制,深入開展干部作風整頓年和“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狠抓正反典型,嚴厲整治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現象,堅決問責不落實的事、不落實的人。堅持依法行政,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落實“兩個責任”,強化“一崗雙責”,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 

  各位代表!新起點孕育新希望,新目標引領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邢臺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把思想統一到發展上,把心思集中到發展上,把力量凝聚到發展上,決勝“十三五”,打好翻身仗,為建設經濟強市、美麗邢臺而努力奮斗!

彩88app-彩88欢迎您